Book Appointment Now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 :数说乡村题材的影像创作热潮
作者:王雪洋 孔文诚 王伊
携带着乡村社会经山历海的历史记忆和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强烈诉求,乡村振兴题材在今天再度成为影像创作的焦点。迈入新发展阶段的乡村叙事,通过更丰富的作品充分发掘题材内涵。从娓娓道来的电视剧到真实再现的纪录片再到轻松活泼的文艺作品,乡村振兴题材影像作品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呈现出多角度创作、大范围传播的特点,为记录中国发展进程留下了影像记忆,为推进社会崇德向善的风气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01. “乡村振兴”成为时代潮流
的十九大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科学论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历史任务,在我国“三农”发展进程中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必须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在认真总结农业农村发展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的基础上,准确研判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乡村演变发展态势,切实抓住历史机遇,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好
。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
2017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会议明确了乡村振兴时间表:
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
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
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02.乡村振兴题材的影视综创作热潮澎湃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递增。用历史的眼光去审视,党的农村政策历次变化均对乡村的经济社会面貌产生了深刻影响,刚刚完成的脱贫攻坚实践和正在进行的乡村振兴同样如此,给广大乡村特别是曾经的贫困地区带来了历史性变革,在人类与贫困斗争历史上写下了壮丽诗篇。与此同时,影像作为国家软实力的体现,在记录时代风貌、呈现乡村振兴成果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截至2022年,我国广播和电视节目覆盖率分别达到99.65%、99.75%,影像作品在宣传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之年。 据中国视听大数据(CVB)显示,仅2022年一年内全国卫视频道累计播出乡村振兴题材电视节目1.8万小时,日均播放49.3小时,共吸引68.430%电视观众。全国卫视频道共播出乡村振兴题材电视剧38部、纪录片151部、纪录片栏目37档、文艺节目42档、动画片6部。乡村振兴题材的影视作品正在处于高产期,源源不断地迸发出新的活力,走进更多观众的视野。

03.多元的乡村振兴题材影像作品传播效果显著
电视剧是最受观众欢迎的乡村振兴节目形态,收视总时长在所有节目类型中遥遥领先。2022年,全国卫视频道共播出879部电视剧,其中乡村振兴题材电视剧38部,占比4.3%。黄金时段共播出319部电视剧,乡村振兴题材电视剧26部,占比8.2%。
作为重要主旋律电视剧,乡村振兴题材纪录片在播放时间上多位于黄金时段,以期达到更佳的传播效果。在诸多电视剧中, 《山海情》播出范围最广,《县委大院》《那山那海》传播效果最佳 。


乡村振兴题材电视剧凭借不悬浮、接地气的影视呈现,塑造了一位位在乡村振兴进程中生动真实的人物,向受众传递了视听背后更深层的精神内涵,向广大观众传递时代的故事,深受大众喜爱。由《山海情》和《县委大院》的详细数据向我们呈现了乡村振兴题材电视剧有着老少皆宜、男女皆可的用户特点,传播范围上存在全国性的特征,讨论内容主要围绕剧情及内核精神展开。
近年来,响应国家发展政策的扶贫剧、乡村振兴剧进入高产期,其中一些制作精良、别具特色的作品在不断提升新主流电视剧的影响力和认可度的同时,还对国家的乡村振兴政策及农村治理经验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总结。特别是对农村未来的发展之路进行了思考和讨论,这些成为新时代农村题材电视剧创作的新主题。


除电视剧外 乡村振兴题材的电影作品也层出不穷,纪录片是播出量最大的乡村振兴题材节目形态。全年播出总时长占所有乡村振兴节目时长的33.8%。 2022年,全国卫视频道共播出967部纪录片,开设101档纪录片栏目,累计播出117598集。其中,乡村振兴题材纪录片151部、纪录片栏目37档,累计播出13190集,占比分别为15.6%、36.6%、11.2%。


中国影视行业蓬勃发展,一直以来都是人民群众的重要精神来源。乡村振兴题材类纪录片主要集中于社会和人文领域,多通过对某一地区或某位典型人物的深入刻画展现当代中国乡村风貌,讲述乡村振兴故事,通过对乡村之美、乡村之富、乡村之强进行记录。
此外,乡村振兴题材文艺节目收视持续上扬 ,《山水间的家》《奔跑吧·共同富裕篇》最受观众欢迎 ,乡村振兴题材文艺节目《山水间的家》收视在CCTV1晚间首播每期平均到达率3.461%、收视率1.299%,均为当年所有晚间时段首播文艺节目收视指标第1。广电总局重点节目《奔跑吧·共同富裕篇》在地方卫视乡村振兴题材文艺节目中收视表现也十分亮眼。


乡村振兴题材文艺作品形式多样,内容轻松活泼,广受欢迎。在受众群体上收割各年龄层观众,为大众所喜闻乐见;在传播效果上易衍生次生舆情,相关话题讨论度较高。
04.乡村振兴题材作品的影像影响力

感召更多观众了解乡村振兴战略进程背后的故事
乡村振兴题材纪录片通过对一个个小人物的描绘向我们展示了乡村振兴进程中的整体风貌,从田野到城市,从农民到干部。乡村振兴题材影像作品关注到各个角度、各个层面,广大创作者采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创作出大批优质精良、感人至深的电影、电视剧、文艺节目等类型作品。
以视听语言记录中国故事、弘扬崇德向善的新风正气
极具特色的表现形式使影像作品在表意和传播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影像再现中国人民不畏艰险、不怕吃苦、敢于争先的视听画面,记录并传播在时代发展进程中的中国故事,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各类影像作品风格不同、侧重点各异,观看受众涵盖社会各个阶层、各个年龄,使得影片背后所传递的精神内核辐射到社会的角角落落,弘扬并塑造社会的新风正气!
数据来源: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CSM媒介研究、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中国视听大数据(CVB)、艺思数据、欢网数据中心、猫眼智多星
参考资料:
新华社:跟着总书记长见识 | 时间表、路线图,读懂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21-02/04/c_1127064587.htm
中国视听大数据2022年度乡村振兴题材电视节目收视数据分析https://mp.weixin.qq.com/s/OzIvZycUQcadNoAhGcWEsQ
卢蓉: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 乡村题材剧用影像呈现新“乡土中国”
https://mp.weixin.qq.com/s/-HOMPzK7plgwz6zzUqeotA
《东南传播》论文|近年来我国乡村振兴题材纪录片的创作特点与价值书写
https://mp.weixin.qq.com/s/dHs5kAIWUbpxw0GzRDu5xg
数据剖析《山水间的家》:乡村里有讲不完的振兴故事
https://mp.weixin.qq.com/s/Mq-OKd6V2_n1DVL10hKJew
超两千万欢网大屏家庭追捧,献礼大剧《山海情》高分收官
https://mp.weixin.qq.com/s/LiKidqLViqij2v-15j3Kwg
《县委大院》首轮圆满收官,好的剧本是用脚“走”出来的
555
1
1
555
1
1
1
1
1